受疫情影响,这个春节,许多外地职工选择留甬过年,由此城市的垃圾分拣处置量也比往年大了不少。在位于古林的海曙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,我们可以看到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,“今年春节前后的可回收物分拣量很大,特别是年前两叁天,全宁波的回收总量在每天80吨左右,春节过后,目前我们每天的回收量也在50吨左右。”宁波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中心总监徐丽娜讲道,这几天的回收分拣量几乎是日常的一倍。
这个春节假期,在海曙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里,每天都有5到8名工作人员值守分拣岗位,人员数量与日常持平。纸板箱、玻璃瓶、塑料制品……从各处“搭把手”智能垃圾回收柜中收集来的可回收物,几乎将分拣中心填满,纸板压铸机、智能瓶类分拣机等分类处置设备一刻不停地运转,待工作人员将可回收物精细分拣打包后,相关企业再将其分批运走。
“2月11日至2月17日春节假期,我们通过智能回收柜在宁波大市范围内共收集了350吨可回收物,同时,我们还开启了‘备用仓’的处置方案,比如在纸仓满仓的情况下,我们会开启织物仓或塑料仓做临时混合投递使用。”徐丽娜表示,汲取今年春节的回收经验,他们将针对可回收物“高产值”的社区加大定时、定点回收的频次。
据了解,“搭把手”智能垃圾回收柜自2018年正式投入运行,目前已实现鄞州、海曙、江北、北仑、镇海、高新区等地共2143个点位的覆盖。
“非常方便!点一点就能卖垃圾了。”家住鄞州区福明街道的王阿姨每月都不忘将家中收集的旧报纸送进“搭把手”智能回收设备。近年来随着“搭把手”等智能回收模式的普及,使得宁波市民的垃圾分类回收意识也在逐渐增强,全市回收物的回收利用率也得到显着提升。
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中心考核科负责人朱亭汀表示,目前“搭把手”智能回收设备可服务超200万的居民,运行两年多以来,共实现垃圾减量超16万吨,减少碳排放量达60万吨以上。